春风拂弦——KSO携手指挥家米哈尔·盖兹、小提琴家周颖共奏《致敬勃拉姆斯》音乐会

编辑:发布时间:2024/03/18浏览人数:1343人

          时光流转,有些旋律恒久如初。它们如同春风细语,轻轻拂过心弦,唤起被岁月深藏的记忆,在古典音乐的璀璨星河中熠熠生辉。昆明聂耳交响乐团2023-2024音乐季为纪念勃拉姆斯诞辰130周年,特邀著名爱沙尼亚指挥家米哈尔·盖兹 Mihhail Gerts、美籍华裔小提琴家周颖Nancy Zhou,于2024年3月15日20:00在云南省大剧院音乐厅携手共奏《致敬勃拉姆斯》音乐会,以此致意古典的荣光,带领乐迷观众一同去感受勃拉姆斯在浪漫主义的思潮下,依然坚守古典主义精神所构筑的音乐世界以及他执着的艺术信仰。


          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生活在充满浪漫情怀的时代,然而他却以一种回归传统的姿态,坚守着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结构严谨、旋律优美和声丰富而凝练。勃拉姆斯努力寻找一种均衡之道,既循守着古典音乐的严格规范和结构,也接纳着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与革新理念。他的不懈努力赋予了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既体现了对传统的敬重,也展示了个人的艺术创新。


          勃拉姆斯创作于1878年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77”就是这种风格平衡的典范,同时也是勃拉姆斯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被广泛认为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也被称为“最具挑战性的小提琴曲目”之一,其难度不仅体现在对演奏者技巧方面的苛刻要求,更在于它所要求的精确的音乐理解力和深厚的艺术表现力。


          今晚担任小提琴独奏的周颖Nancy Zhou,是2018年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首奖得主,她与多个世界顶级乐团的成功合作使她成为当前颇受关注的优秀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她的表演被乐界评价为“当代最具探索性的乐声之一”,显示了她在音乐领域的创新和对艺术深度的追求。乐团将第一、第二主题先后描摹而出,仿若焕发着初春般的盎然生机,同时铺就了丰富多彩的情感调性。自信且带着淡淡微笑的周颖站在舞台上,她如同林下清风般雅致的知性美令人印象深刻,她的每一次弓抚,都像是春风拂过音弦,是带着生命感的回响。从她的琴声中,笔者能听到明朗的旋律线,明净的和声,内敛且高雅,散发着古典质感。即便是面对极具挑战性的演奏技巧,她也显得理智从容,举重若轻。在小提琴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对置中,周颖的演奏既有婉转的低诉,也有凌厉的抗辩。在令人期待的华彩段落,周颖在繁难的技巧中游刃有余,既有细微的音响层次对比,又有生动的情感递进,她精准把握着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古典主义的清晰结构,并完整诠释了浪漫主义的诗意内涵。乐团在指挥米哈尔·盖兹的引领中,声部间精细均衡的音色以及乐句间的流畅连接,总能用恰当的声量巧妙承托起独奏段落,正好契合了勃拉姆斯对于音乐整体性和平衡的追求,成功地展现了勃拉姆斯交响作品的深邃构思。
          在乐迷观众热浪如潮的掌声中,周颖返场加演了弗里茨·克莱斯勒“宣叙调与谐谑曲 Op.6” (Fritz Kreisler,Recitative And Scherzo Caprice, Op.6 ),她的演奏兼具古典与当代的创新表达,可圈可点。更值得一提的是,周颖曾经在当年的斯特恩小提琴比赛的舞台上演奏过这部作品,这许是她在实现理想后,回望初心的一重致敬。
          备受赞誉的爱沙尼亚指挥家米哈尔·盖兹 Mihhail Gerts,被评论家们誉为“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近年来,他因与广受好评的男中音马蒂亚斯·戈尔内以及多个世界著名乐团如意大利圣切契里亚管弦乐团、BBC交响乐团、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和法国广播爱乐乐团的成功合作而声名鹊起。下半场由米哈尔·盖兹执棒昆明聂耳乐团演绎勃拉姆斯的晚期作品的代表作“e小调第四交响曲Op.98”。这是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被认为是他最为深沉和复杂的作品之一,体现了勃拉姆斯对古典主义风格的继承与突破。与勃拉姆斯早期作品相比,第四交响曲展现了更为深沉的忧愁色彩,这种“古典悲剧性”成为贯穿全曲的感情基调,是更为内在和哲学性的沉思与反省。
          作为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指挥家,米哈尔·盖兹展现了对大型乐团的卓越驾驭能力,确保了作品中各个声部和乐器组的协调与平衡,他能够指引乐团精准地捕捉并传达出勃拉姆斯所希望表达的“古典悲剧性”基调,使乐迷观众能够感受到作品中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他在指挥时充分尊重并保留了勃拉姆斯作品的本真风格,并使得作品的精神内核得以被确切解读。在他的引领下,乐团的演奏家都成为故事的叙述者,他们的乐器不再只是发声的工具,而是带有生命的个体,共同讲述着勃拉姆斯的音乐传奇……
          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对伟大作曲家的致敬,更是对古典音乐精神的传承。勃拉姆斯的作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同时也致敬每一位坚守初心和理想、不断追求卓越的人。
22